查看 日 的历史事件 上一页 下一页

1219日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1. 1998年-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逝世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
2. 1912年-荣氏兄弟创立福新面粉公司
1912年12月19日,福新面粉公司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立于上海,它与茂新面粉公司共同构成当时中国最大的私营面粉企业集团。两公司共有12个厂,分设于上海、无锡、济南、汉口等地。每昼夜生产面粉96000多包,约占全国机制面粉生产能力的32%,所拥有的资本占全国私营面粉厂总资本的30.5%。1956年包括福新面粉公司荣氏企业在经过半个世纪的沧桑后,在荣毅仁的带领下成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部分。福新面粉公司的诞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抵抗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做出了一定贡献。另外在支援抗战方面也起过一定作用。
3. 1906年-勃列日涅夫诞辰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ЛеонидИльичБрежнев,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前苏联政治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军队最高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国家,他推行“有限主权论”,声称当华沙条约成员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行武力干涉,此为臭名昭著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他执政后期,经济改革趋于保守。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勃夫因心脏病卒于莫斯科,终年76岁,安葬在列宁墓后。
4. 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简称《中英联合声明》,是中国与英国就香港问题共同发表的一份声明,于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签订。这份声明指出,英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把香港地区(即包括香港岛、九龙及新界)交还中国政府,同时亦确定了中国在香港回归后应采取的基本原则。《中英联合声明》解决了持续百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为国舆国之间处理同类矛盾创造了一个范例,也为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平稳过渡、顺利回归,发挥了重要作用。
5. 1994年-香港回归倒计时牌在天安门广场矗立
1994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在天安门广场矗立。在925个日子里,全国有数千万群众曾经来到它的前面,表达他们对香港回归祖国的企盼和爱国主义情怀。在香港回归倒计时活动圆满结束之后,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代表当初共同倡议树立倒计时牌的单位,把倒计时牌模型赠送给中国革命博物馆,倒计时牌将迁建到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继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6. 1997年-金大中当选韩国第十五届总统
1997年12月19日,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正式公布总统选举结果,新政治国民会议的总统候选人金大中以40.4%的得票率,战胜大国家党候选人李会昌和国民新党候选人李仁济,当选韩国第15届总统。
7. 2001年-马向东郭久嗣伏法
2001年12月19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沈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马向东,沈阳市财政局原副局长、国有资产管理局原局长郭久嗣被执行死刑。
8. 1972年-最后一次“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
1972年12月19日在完成了系列登月计划中历时最长的一次使命之后,“阿波罗17”号飞船溅落太平洋,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全部结束,3名宇航员中有2名--尤金-A-塞尔南和哈里森-施密特总计在月球上逗留75小时,与此同时,第3名宇航员,罗纳德-E-埃文斯驾指挥船绕月球飞行。
9. 2001年-国画大师黎雄才逝世
黎雄才(1910年5月15日-2001年12月19日),广东肇庆人,现代中国画家,与赵少昂、关山月、杨善深并称为岭南画派第二代四大著名画家。黎雄才早年师从高剑父,后到日本学画,曾任广州美术学院顾问、教授。与岭南画派其余画家一样,黎雄才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与改革,将传统国画的技法与日本画、西洋画技法融合,但其风格又有不同。黎雄才擅长巨幅山水,画作气势雄浑,自成一格,其画松亦为一绝,被称为“黎家山水”“黎家松”。其代表作品有《潇湘夜雨图》、《寒夜啼猿》、《一览众山小》、《森林》、《武汉防汛图卷》、《万古之春》等等。
10. 1903年-《中国白话报》在上海创刊
《中国白话报》,1903年12月19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林白水,号白话道人。初为半月刊,自13期起改为旬刊。1904年10月出至24期停刊,最后4期合一册发行。设有论说、历史、地理、传记、新闻、时事问答、科学、实业、小说、戏曲等栏目。每期60至80页,约3万字,32开本,采用洋式装订。所刊文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深受读者欢迎。是当时出版的白话文刊物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一种。
11. 195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40年
中国摄影家协会,简称“中国摄协”,英文名称为China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缩写为CPA,成立于1956年12月19日,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摄影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国各民族摄影家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全国性摄影组织,中国摄影家协会拥有各省、市、自治区摄影家协会团体会员32个,行业性摄影团体会员20个,个人会员16000余人,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摄影家,以及在摄影理论、教育、出版、活动、技术、制作等方面富有成就的专家,可谓人才济济、精英荟萃。
12. 1957年-欧洲各国同意在欧洲部署核武器
1957年12月19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意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包括中程弹道导弹。这个决定是在北大西洋公约理事会召开的一次非常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召开这次首脑会议的目的在于弥合美国和同盟国之间在联合方向及对苏联政策等问题上日益扩大的裂痕。欧洲人同意美国提出的建议,即通过增加核武器来加强联盟的军事力量。美国同意在裁军问题上对苏联采取更灵活的步骤。
13. 1984年-美国正式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4年12月19日,美国负责国际组织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乔治·纽厄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国正式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在招待会上指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年所做的改革还不够彻底,办公费用太高并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提供经费等。他还说,美国政府1983年12月指出的该组织存在的问题现在仍存在。
14. 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
1988年12月19日至23日,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应李鹏总理的邀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时隔34年之后印度总理首次访华,是中印关系中的一件大事。
15. 1995年-索拉纳正式就任北约秘书长
1995年12月19日,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哈维尔-索拉纳在北约布鲁塞尔总部正式就任北约新秘书长。索拉纳向新闻界发表讲话时强调,北约“是新的欧洲安全格局一个不可替代的要素”,北约“应当继续把欧洲和北美联结在一个不可分割的跨大西洋安全共同体内”。
16. 1998年-美众院通过两项弹劾克林顿条款
1998年12月19日美国众议院举行全体会议,以简单多数通过了弹劾总统克林顿的两条理由——在与其有关的绯闻案中“作伪证”和“妨碍司法”。克林顿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遭弹劾的总统。这是众院表决后,克林顿在白宫前发表讲话表示不会辞职,将寻求一妥协办法完成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