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日 的历史事件 上一页 下一页

61日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1. 1951年-国际儿童节定名
六一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又称儿童节,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1950年3月30日,旧的4月4日儿童节被废除。1951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定名。大多数国家通常定为每年的6月1日,所以通常称六一儿童节为国际儿童节。
2. 2000年-“世界牛奶日”被联合国联农组织确定
2000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向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经征求其他国家的意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倡导,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世界牛奶日”。主题改善国民营养状况,增强人民体质。
3. 0195年-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逝世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4. 1974年-病情日益加重的周恩来作第一次大手术
1974年6月1日,病情日益加重的周恩来作了第一次大手术,从此住在305医院,直到去世。
5. 1864年-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病逝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客家人,是太平天国以宗教名义发动民变的领袖。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年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国在他死后不久灭亡。
6. 1968年-美国女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逝世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1968年6月1日海伦逝世,1971年国际狮子会的国际理事宣布将每年6月1日定为“海伦·凯勒纪念日”。
7. 2004年-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去世
常香玉(1923年-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河南省巩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9岁开始随父学戏,后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10岁登台献唱,13岁在开封小有名气,在演出生涯中,她注重融合豫剧不同唱腔为“豫西调”所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后来人们将她的演唱风格称为“常派”。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等职。2004年6月1日逝世,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8. 1926年-当代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诞辰
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电影女演员之一。1926年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曾主演了《绅士爱美人》、《愿嫁金龟婿》和《娱乐至上》等影片,成为当时最耀眼的女明星。1962年8月5日梦露在洛杉矶布莱登木寓所的卧室内被发现已经去世,终年36岁,死因是过量服用安眠药。她动人的表演风格和正值盛年的殒落,成为影迷心中永远的性感女神性感符号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1999年她获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六名。
9. 1952年-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病故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与皮尔士、詹姆士一起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生于美国佛蒙特州,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4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84-1888,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等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1952年6月1日因病去世。
10. 2001年-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去世
比兰德拉·比尔·比克拉姆(1945年12月28日-2001年6月1日),尼泊尔沙阿王朝的第十一任国王(1972年—2001年在位),深得国民喜爱。比兰德拉早年曾在日本留学,因此,他的政策被指为比较偏向中国及日本,而在他的介绍下,不少日本学生都爱背起背包前往尼泊尔山区徒步旅行。2001年6月1日在著名的王室惨案中遇害。有人怀疑他的胞弟,末代国王贾南德拉,篡位杀害了毕兰德拉与他的继任儿子狄潘德拉。
11. 1804年-俄国著名作曲家格林卡诞辰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1804年6月1日-1857年2月15日),第一个获得广泛声誉的俄国作曲家,对后来的俄罗斯音乐创作特别是对俄国浪漫乐派强力集团有重要影响。格林卡的早期创作主要受德奥古典主义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30年代后,开始注意在作品中采用民族元素。其优秀作品具有风格朴素,民族气息浓厚,旋律通俗优美,色彩明快的特点,被誉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曾经的俄罗斯国歌《爱国歌》即是格林卡的作品。
12. 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
胶济铁路,是连接济南、青岛两大城市,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与邯济线一起构成晋煤外运的南线通道,是青岛、烟台等港口的重要疏港通道,于1904年6月1日建成通车,全线属济南铁路局管辖。2006年电气化改造后,胶济铁路全线共设各类车站35个站。2007年建立客运专线,设17个站。胶济铁路是山东省东西交通大动脉,中国北部、西部、南部各城市的货物到达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必须经过此处。胶济铁路与胶新铁路、京沪铁路、陇海铁路相连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可通往中国境内各大城市。
13. 1917年-吴虞呼吁男女平权
1917年6月1日,吴虞以妻子吴曾兰名义发表文章《女权平议》。他在文中说,由渔猎生活之平等夫妻时代,入于耕牧生活之专制夫妻时代,则妇女失其自由,为男子之财产,为男子之奴隶矣。
14. 1929年-孙中山灵柩由北平移至南京中山陵
1929年6月1日,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举行奉安大典,灵柩由其夫人宋庆龄和子孙科及党政要人护入墓室。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公祭,并通令全国停止工作及交通3分钟,以示哀悼。
15. 1933年-苏区开展激烈的查田运动
1933年6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要求各级政府在查田运动中,坚决执行阶级路线,以农村中工人阶级为领导:依靠贫农,坚固联合中农,向着封建半封建势力作坚决的进攻。把一切冒称“中农”、“贫农”的地主、富农,完全清查出来,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财产,没收富农的土地及多余的耕牛、农具、房屋,分配给过去分田不够的及尚未分到田的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则分较坏的劳动份地。
16. 1936年-抗日红军大学成立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其前身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保安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大学。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抬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由于敌后抗日斗争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抗大于1939年7月向敌后挺进,同年12月到达晋察冀,翌年2月到达晋冀豫,1943年3月返回陕北绥德,直至抗战胜利。
17. 1936年-两广出师北上抗日
1936年6月1日,广东陈济棠和广西李宗仁、白崇禧,为北上抗日发表通电。4日,陈济棠、李宗仁领衔成立军事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军,表示誓率所部“为国家雪频年屈辱之耻,为民族争一线生存之机”。6日组成“抗日救国军西南联军”。8日,李宗仁演讲说,不问中央抗日不抗日,一、四两集团军改为“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并说,北上抗日完全是争取生存的民族革命战争,决不是对内的争夺权利。10日,粤桂两军分路北上湖南,进逼郴州、陵宁。事变发生以后,蒋介石于9日派军舰9艘抵达厦门,10日向武汉、衡阳集结兵力。
18. 1956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
1955年6月1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正式宣布中科院物理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和哲学社会科学部成立。参加大会的除学部委员199人外,还有中科院各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及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共500多人。
19. 1987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Children's Film Studio)创建于1981年6月1日,是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专门生产儿童电影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同时,还承担译制外国儿童影片、拍摄动画片、电视剧/电视专题片、广告片、录音、录像等多项业务。成立之初叫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1987年更名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邓颖超同志为儿影题写了厂名。1999年儿影厂和北影厂等8家单位合并成立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儿影厂的生产任务由集团下属的第三制片公司承担。2005年在第三制片公司的基础上,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 1992年-我国发行三种金属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行自1992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一元、五角、一角金属人民币。一元币为钢芯镶镍,镍白色,圆形,边部无丝齿,直径25.00毫米,边厚1.85毫米,单枚质量6.05克。正面图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为主景,国徽上方印有汉语拼音国名,国徽下方印有国名和铸造年号;背面图案以牡丹为主景,在牡丹图案右上方印有面值“1元”及其汉语拼音字样。
21. 1997年-法国立法选举揭晓,若斯潘出任总理
利昂内尔·若斯潘(Lionel Jospin,1937年7月12日-),法国政治家,法国社会党的重要人物之一,曾任法国总理。1937年生于一个信仰新教的家庭,父亲是残疾人学校教师,母亲是助产士,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和国家行政学院。1971年加入法国社会党,1981年至1988年及1995年至1997年,两度出任社会党第一书记。1997年6月1日率领社会党赢得国民议会选举胜利,组建左翼内阁,希拉克其后任命他为法国总理,是为第三次正式的“双首长制”。2002年大选中,若斯潘竞选失利,后退出政坛。著作有《创造可能》。
22. 2007年-中国与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osta Rica),是中美洲的一个国家,北邻尼加拉瓜,南与巴拿马接壤。哥斯达黎加是世界上第一个不设军队的国家,首都在圣何塞。哥斯达黎加大约10%的尼加拉瓜人,他们大多是在内战时流亡来的。主要的移民是德国人,波兰人,意大利人和犹太人,如今印第安人的数量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移居哥国,以获得农业工人的机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自2007年6月1日起签署建交公报,并于北京时间6月7日清晨正式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